2025 年 8 月 1 日,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(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)正式批準發布《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要求》(GB 26572-2025),這一重磅消息標志著實施十余年的中國 RoHS(《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的限量要求》)正式從推薦性標準升級為強制性國家標準。該標準將于 2027 年 8 月 1 日全面實施,屆時將替代現行的 GB/T 26572-2011 推薦性標準,徹底改變電子電氣行業 “自愿合規” 的格局,為行業綠色轉型劃定 “硬性紅線”。本文將從標準修訂背景、核心變化、檢測與標識要求、企業合規路徑四個維度,為企業提供一份詳實的解讀與實操指南。
一、標準升級的 “里程碑意義”:從 “自愿” 到 “強制” 的行業變革
中國 RoHS 自 2011 年以推薦性標準(GB/T 26572-2011)形式實施以來,雖在推動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管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,但 “推薦性” 屬性導致部分企業合規意愿不強,市場上仍存在有害物質超標的產品,既影響消費者健康,也制約了行業的綠色競爭力。此次升級為強制性標準,背后蘊含三大核心意義:
1. 銜接國際規則,提升全球競爭力
當前,歐盟 RoHS、美國加州 65 號提案、韓國 KC 認證等均對電子電氣產品有害物質提出強制性要求。GB 26572-2025 的強制化,不僅使中國標準與國際主流規則接軌,更能幫助國內企業規避出口時的 “合規壁壘”—— 未來符合中國 RoHS 強制標準的產品,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可減少重復檢測,降低貿易成本。
2. 壓實企業責任,凈化市場環境
強制性標準意味著企業必須嚴格遵守有害物質限量要求,否則將面臨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(如產品召回、罰款、信用懲戒等)。這一變化將淘汰一批合規能力薄弱、依賴 “低成本高污染” 的企業,推動行業資源向注重綠色生產的企業集中,形成 “良幣驅逐劣幣” 的市場格局。
3. 強化全鏈條管控,助力 “雙碳” 目標
標準不僅關注產品本身的有害物質含量,更通過 “組件要求”“標識追溯” 等條款,推動企業從設計、采購、生產到報廢的全鏈條管控。例如,在產品設計階段優先選用無鉛、無汞材料,在采購階段要求供應商提供檢測報告,這些舉措將減少電子廢棄物中的有害物質排放,為實現 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 目標提供助力。
二、GB 26572-2025 核心變化解讀:四大修訂要點直擊行業痛點
相較于舊版推薦性標準,GB 26572-2025 通過 “融合舊標、統一方法、升級標識、強化組件” 四大修訂,解決了過去行業合規中的諸多痛點,具體變化如下:
1. 融合兩項舊標,降低企業過渡壓力
標準首次將GB/T 26572-2011(限量要求) 與SJ/T 11364-2024(標識要求) 兩項推薦性標準的技術內容進行整合,形成 “限量 + 標識” 一體化的強制要求。同時,考慮到企業的過渡需求,GB/T 26572-2011 “限量要求” 第 1 號修改單和 SJ/T 11364-2024 “標識要求” 修訂版將繼續實施至 2027 年 8 月 1 日,企業可利用這兩年過渡期逐步調整生產流程與文檔體系,避免 “一刀切” 帶來的合規壓力。
2. 統一檢測方法,確保結果準確性與一致性
過去,不同檢測機構可能采用不同方法檢測有害物質,導致同一產品出現 “檢測結果差異”,給企業合規帶來困擾。GB 26572-2025 明確規定:所有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含量限值檢測,必須統一使用 GB/T 39560(所有部分)“電子電氣產品某些物質的測定” 系列標準。
值得注意的是,GB/T 39560 系列標準與國際電工委員會(IEC)的 IEC 62321 系列標準完全等同(IDT,等同采用),這意味著:
國內檢測結果可得到國際認可,企業出口時無需重復檢測;
不同檢測機構的檢測設備、流程、判定標準統一,避免 “檢測結果爭議”;
覆蓋標準限制的十大類有害物質(如鉛、汞、鎘、六價鉻、多溴聯苯 PBBs、多溴二苯醚 PBDEs 等),確保檢測無遺漏。
3. 升級標識要求,新增數碼表述方式
舊標準對標識的要求較為簡單,且以紙質標簽為主,存在 “易磨損、難追溯、成本高” 的問題。GB 26572-2025 將 SJ/T 11364 的標識要求納入強制規范,并新增二維碼、屏顯等數碼表述方式,具體要求包括:
(1)標識內容需完整
產品或其包裝上需標注:有害物質名稱及含量(如 “鉛:<1000ppm”)、符合性聲明(如 “本產品符合 GB 26572-2025 要求”)、生產企業信息(名稱、地址)、生產日期或批號。
(2)數碼標識便捷追溯
企業可通過二維碼、產品屏幕顯示(如智能設備開機后顯示標識信息)等方式呈現標識內容,消費者或監管部門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完整的有害物質檢測報告、供應鏈信息,既降低了紙質標簽的印刷與粘貼成本,又提升了追溯效率。
(3)標識需 “清晰、永久”
無論是紙質標簽還是數碼標識,均需確保清晰可辨(如二維碼掃碼成功率≥95%),且在產品生命周期內不易損壞(如紙質標簽采用耐磨材料)。
4. 新增組件要求,提升 “自我申明” 可信度
過去,部分企業僅對產品整體進行檢測,卻忽視了 “高風險組件”(如電路板、電池、連接器等易含超標有害物質的部件)的管控,導致 “整體合格但組件超標” 的隱患。GB 26572-2025 明確要求:
企業在進行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符合性聲明時,技術支撐文件(如檢測報告)必須覆蓋產品的 “有害物質高風險組件”,且需留存組件級的檢測數據或供應商提供的合規證明。
這一要求意味著企業需:
識別產品中的高風險組件(如根據行業經驗,電路板的焊錫易含鉛、電池易含鎘);
要求組件供應商提供符合 GB 26572-2025 的檢測報告;
若企業自行生產組件,需對組件單獨進行檢測,確保 “組件合格→產品合格”。
三、對企業的影響:機遇與挑戰并存
GB 26572-2025 的實施,將對電子電氣行業全產業鏈(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到下游整機制造商、進口商)產生深遠影響,既帶來發展機遇,也提出新的挑戰。
1. 機遇:推動企業綠色升級,搶占市場先機
提升品牌形象:符合強制 RoHS 標準的產品,可向消費者傳遞 “環保、安全” 的品牌理念,尤其在消費升級趨勢下,綠色產品更易獲得青睞;
拓展國際市場:與 IEC 標準等同的檢測方法,使產品在出口歐盟、日韓等市場時更具競爭力,減少 “合規壁壘”;
降低長期成本:全鏈條的有害物質管控可減少產品報廢后的處理成本,同時避免因合規不合格導致的召回、罰款損失。
2. 挑戰:短期合規成本增加,供應鏈管理難度加大
檢測成本上升:企業需對產品及高風險組件進行檢測,若供應鏈中存在多類組件,檢測費用將相應增加;
供應鏈管控壓力:需對上游供應商進行合規審核,要求其提供檢測報告,對于中小供應商較多的企業,管理難度將顯著提升;
文檔管理復雜度提高:需留存檢測報告、符合性聲明、組件級數據等文檔至少 5 年(供監管部門抽查),對企業的文檔管理體系提出更高要求。
四、企業合規實操指南:兩步走平穩過渡
面對 2027 年 8 月 1 日的實施期限,企業需分 “過渡期準備” 與 “實施后運維” 兩步,制定清晰的合規計劃,避免倉促應對。
1. 過渡期(2025 年 8 月 - 2027 年 7 月):打好基礎,排查風險
(1)開展標準培訓,明確合規要求
組織研發、采購、生產、質量管控等部門人員參加 GB 26572-2025 專項培訓,重點掌握:
標準限制的有害物質種類及限量值;
高風險組件的識別方法;
標識的具體格式與數碼表述要求;
GB/T 39560 檢測方法的技術細節。
(2)梳理產品與供應鏈,排查合規隱患
產品梳理:列出企業所有在售及在研產品清單,識別每類產品的高風險組件(如手機的電路板、電池,家電的電源線、連接器);
供應鏈排查:向上游組件供應商發送合規函,要求其提供符合 GB 26572-2025 的檢測報告,并確認其是否具備 GB/T 39560 檢測能力;
風險整改:對排查出的 “組件超標”“無檢測報告” 等問題,制定整改計劃(如更換供應商、要求供應商升級生產工藝)。
(3)建立文檔管理體系,留存合規證據
搭建專門的 RoHS 合規文檔庫,分類存放:
產品及組件的檢測報告(需由具備 CMA/CNAS 資質的實驗室出具);
符合性聲明(需由企業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);
供應商合規承諾函;
內部合規審核記錄(如月度 / 季度的產品抽檢記錄)。
2. 實施后(2027 年 8 月起):持續監控,動態優化
(1)強化生產過程管控,避免 “合規失效”
在生產環節增加 “有害物質抽檢” 流程,每批次產品抽取樣品,按 GB/T 39560 方法檢測,確保生產穩定性;
若產品設計或組件供應商發生變更,需重新進行檢測并更新符合性聲明,不可沿用舊文檔。
(2)優化標識管理,確保追溯便捷
對所有出廠產品,按標準要求粘貼紙質標簽或設置二維碼 / 屏顯標識,確保標識信息完整、可追溯;
定期抽查市場在售產品的標識情況,避免經銷商因 “標簽磨損” 導致的合規問題。
(3)應對監管抽查,做好溝通準備
市場監管部門將通過 “隨機抽查、飛行檢查” 等方式核查企業合規情況,企業需提前整理好檢測報告、文檔庫,確保能快速提供;
若遇到檢測結果爭議,可依據 GB/T 39560 標準與監管部門溝通,必要時委托第三方權威實驗室進行復檢。
五、總結:強制 RoHS 時代,合規是企業的 “生存底線”
GB 26572-2025 的發布與實施,不僅是中國電子電氣行業有害物質管控的 “升級”,更是推動行業向 “綠色、低碳、高質量” 發展的重要抓手。對企業而言,強制標準不再是 “可選項”,而是 “生存底線”—— 唯有提前布局、主動合規,才能避免因處罰導致的市場損失,同時抓住綠色消費帶來的發展機遇。
未來,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,有害物質管控將成為電子電氣產品的 “基礎屬性”。企業應將 RoHS 合規融入長期發展戰略,通過技術創新(如采用無鉛焊錫、環保塑料)、供應鏈優化(如與綠色供應商深度合作),打造 “環保 + 優質” 的產品競爭力,在強制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