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工信部發布的第 129 號文引發無線電設備行業廣泛關注。該文件明確指出,所有基于舊標準(如信部無 [2002] 353 號)的 2.4G/5.1G/5.8G 設備 SRRC 證書,將于 2025 年 12 月 31 日統一失效。這意味著企業若未能在此節點前完成標準升級,旗下相關產品將面臨禁售風險,直接沖擊市場份額與經營發展,及時掌握政策細節并推進升級工作已成為企業的當務之急。
關鍵時間表:兩大節點劃定升級 “倒計時”
此次 SRRC 標準更新設置了兩個關鍵時間節點,為企業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指引。從 2023 年 10 月 15 日起,所有新申請 SRRC 證書的設備,必須嚴格按照 129 號文新標準完成測試,舊標準申請通道正式關閉,這一規定從源頭上確保了新增設備符合最新技術要求。而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則是舊版證書的 “大限”,屆時所有舊標證書將自動失效,無論企業此前持有證書的剩余有效期多久,均無法再作為產品合法銷售的依據。對于現有持有舊標證書的企業而言,這意味著從現在到 2025 年底,是完成證書更新的唯一窗口期,一旦錯過,產品將失去市場準入資格。
新規核心變化:技術門檻與管理機制雙重升級
129 號文帶來的變化不僅是標準的更新,更是對行業技術與管理體系的全面重塑。在技術門檻方面,2.4GHz/5.1GHz/5.8GHz 頻段設備面臨更嚴格的監管,其中 2.4GHz 產品的邊帶雜散限值顯著收緊,2483.5-2500MHz 頻段限值提升至 - 40dBm/MHz,這對產品的射頻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同時,新規新增了干擾規避機制測試,企業需專門準備具備該功能的測試樣品,進一步增加了技術合規的復雜性。
在證書管理機制上,新舊證書差異明顯。舊標證書有效期統一截止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,而新標證書自頒發之日起 5 年內有效,有效期更加明確且具有延續性,便于企業進行長期產品規劃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新標證書的獲取并非簡單續期,而是需要通過全新的測試與審核流程,企業需做好充分準備。
影響范圍廣泛:覆蓋多類無線電設備
本次 SRRC 標準調整的影響范圍極為廣泛,涵蓋了所有在 2.4GHz/5.1GHz/5.8GHz 頻段工作的無線電設備。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WiFi 路由器、藍牙設備、無線音頻產品(如藍牙耳機、音箱),到物聯網領域的各類終端設備,再到工業生產中的無線控制設備,均被納入調整范疇。無論是消費電子企業、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,還是工業設備制造商,只要涉及相關頻段產品,都必須重視此次標準更新,避免因合規問題影響生產與銷售。
舊證更新攻略:申請材料清單與關鍵要求
為幫助企業平穩完成舊標證書向新標的過渡,需精準準備以下核心申請材料。首先是《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申請表》(更新版),表格中必須明確勾選或注明依據 “工信部無〔2021〕129 號文” 申請,這是區分新舊申請的關鍵標識,若填寫錯誤可能導致申請被駁回。
其次是原 SRRC 證書的處理,企業需提供原證書的清晰電子掃描件供審核,同時必須將紙質原件寄回至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,完成舊證注銷后才能啟動新證換發流程,缺一不可。新版標準測試報告也是核心材料之一,報告需由具備中國計量認證(CMA)資質且獲得 129 號文測試授權的實驗室出具,非授權實驗室的報告將不被認可,企業在選擇檢測機構時需格外謹慎。
此外,企業主體及經辦人資質文件也不可或缺,包括有效期內的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、經辦人身份證明以及企業出具的授權委托書。在測試樣機方面,新規要求準備兩臺樣機:一臺用于定頻傳導測試的基礎樣機,另一臺需具備完整自適應功能(干擾規避機制),用于新增測試項目的驗證,樣機的性能是否達標直接影響測試結果。
成本與時間挑戰:企業需提前規劃應對
129 號文的落地不僅帶來技術合規要求的提升,也給企業帶來了成本與時間上的挑戰。在測試成本方面,新增的干擾規避機制測試等項目流程更復雜,測試周期可能延長,同時授權實驗室的檢測費用也可能有所上漲,企業需做好成本預算調整。研發成本方面,為滿足更嚴格的邊帶雜散限值等要求,企業可能需要對現有產品的硬件或軟件進行調整,部分產品甚至需要重新設計,研發投入將顯著增加。
時間成本的壓力同樣不容忽視,2025 年底的失效期限將導致大量企業集中申請換證,可能造成檢測機構排隊、審核周期延長等情況。若企業行動遲緩,可能面臨 “斷證” 風險,即舊證失效后新證尚未獲批,導致產品無法合法銷售。因此,企業應盡早啟動升級工作,合理規劃測試、研發與申請流程,為可能出現的延誤預留緩沖時間。
此次 SRRC 標準更新既是行業規范升級的必然趨勢,也是對企業技術實力與合規意識的考驗。企業唯有及時掌握政策細節、提前布局升級工作、精準準備申請材料,才能順利度過過渡期,在合規經營的基礎上實現持續發展,避免因政策調整陷入經營困境。